2025市场规模将达92亿元 在“双碳”目标与循环经济政策驱动下,地坪材料循环利用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。2025年三季度数据显示,我国废旧地坪材料再生利用率已从2023年的42%提升至85%,再生地坪材料市场规模达68.3亿元,预计全年将突破92亿元,同比增长67%。破碎筛分、再生改性等核心技术的突破,以及《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法》的落地实施,正推动地坪行业从“资源消耗型”向“资源循环型”转型。
地坪材料循环利用产业链已初步成型,涵盖回收、处理、再生、应用四大环节。回收端采用 “分类回收 + 集中处理” 模式,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已建立 23 个专业废旧地坪回收网点,通过破碎、磁选、筛分等物理回收技术,将废弃环氧、金刚砂地坪分解为再生骨料和树脂粉末,回收率达 98%。巴斯夫研发的化学再生技术实现重大突破,通过溶剂解聚工艺将废旧聚氨酯地坪转化为再生树脂,纯度达 92%,可直接用于生产新地坪材料,较传统物理再生成本降低 30%,碳排放量减少 62%。该技术已在苏州工业园区建成年产 3 万吨的再生树脂生产线,产品价格较原生材料低 15%-20%,供不应求。

再生地坪材料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。在工业厂房领域,再生金刚砂地坪骨料通过与新骨料 6:4 配比混合,耐磨指数达 6500 转,满足一般生产车间需求,已应用于宁波某汽配厂 1.2 万㎡厂房翻新项目,较使用原生材料节省成本 40 万元。在市政工程领域,再生地坪材料被广泛用于城市步道、停车场建设,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采用再生环氧地坪材料铺设 3.5 万㎡停车场,实现碳减排 1200 吨。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,多地对使用再生地坪材料的项目给予 3%-5% 的工程价款补贴,企业购置再生处理设备可享受 30% 的所得税抵免,极大激发了市场积极性。
行业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。目前再生材料在高端市场的应用占比仅 12%,主要受制于再生树脂性能稳定性不足、市场认知度低等问题。为此,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苏博特开发的再生骨料改性技术,通过添加纳米硅烷偶联剂,使再生材料抗压强度提升 25%,达到 C30 混凝土标准,成功进入商业综合体项目。同时,行业协会正推动建立再生地坪材料溯源体系,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回收、处理、应用全流程数据,保障产品质量可追溯。专家表示,随着技术成熟与政策完善,2027 年废旧地坪材料再生利用率有望突破 95%,再生产品将占据中低端市场主导地位,成为地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。